之前寫了關于搭載1.2T小排量車型的推薦,有網友留言說“我更期待1.0T引擎的出現”,同時也有網友認為“三缸會抖吧,都能用來甩脂肪了,就算帶T又如何”。我們就是喜歡各位眾說紛紜,抽空看完記得留言。
Speakofthedevil,長安汽車旗下1.0T發動機已基本確定將搭載于旗下CS15和歐尚之上,明年即將投產。
我們曾發布過太多關于CS15的文章了,這里就不做重復的敘述了。不得不說,長安汽車經過多年的人才與技術的積累,所發布的新車可以說一輛比一輛靠譜。
而CS15就是要在入門級的小型SUV市場占有一席之地。新車不僅由內而外都表現的非常不錯,符合該價位應該有的表現,原本就非常值得期待的長安自主研發的雙離合變速箱,再加上新的1.0T小排量引擎,明年3月,相信又是長安的一次新的高潮。

在新能源車型尚未完全普及的當下,研發投產小排量增壓引擎以降低車型排量并提升燃油效率,仍是各家車企規劃的重點之一。
上汽集團高層透露旗下1.0T引擎預計將于明年投產,北汽集團近日宣布自主研發的1.0T三缸引擎一次點火成功,規劃于2017年投產,吉利汽車已于今年10月展開1.0T引擎生產線招標公告,也有望于2017年前后實現量產;另外,廣汽、華晨、長城、海馬、力帆旗下1.0T引擎也已研制成功并納入量產規劃。

當我們討論到自主車企開始研發自家的小排量引擎時,同事提到一個重點說,發動機作為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,并不是隨便說造就造的,它一定是擁有足夠的技術和資源才能造出一臺好的發動機,否則只依靠各種紙上談兵的計劃是沒有用的。
在這9家車企中,北汽、上汽、廣汽、長安、華晨5家為國有汽車集團,擁有著長期合資經歷和相對豐富的研發資源,為企業推出新引擎提供了較好條件。
北京汽車自主品牌首款1.0L三缸直噴增壓汽油機——A102T,由北汽動力與德國MATA公司聯合開發;上汽1.0TGI發動機則由上汽集團與通用聯合研發;長安、華晨、廣汽則根據自身研資源選擇了自主研發的道路,前不久已對旗下1.0T引擎進行展示,將陸續投入量產。

其余4家民營企業中,長城汽車早在2011年就展示過自主研發的1.0T發動機+AMT變速箱組成的動力總成,但后續并沒有大規模量產。吉利汽車目前正在展開GEM3-1.0T發動機裝配線建設工作;海馬和力帆汽車的高層均在近期透露了將量產1.0T引擎的規劃,但具體投產時間尚未公布。

之前在汽車生活官博的留言上看到,許多網友擔心的不僅僅是小排量發動機到底夠不夠用,更重要的是,什么車搭小排量才最實用。作為SUV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動力才能凸顯SUV的特性,倘若不分車型的搭載小排量引擎,后果也是不堪設想。
所以,考慮到1.0T引擎的排量及動力性能,新的發動機應用的車型可覆蓋A00級、A0級、A級的轎車及SUV產品,同時還可匹配到日趨豐富的小型跨界車產品之上。對于大多數自主品牌車企來說,A級及以下的車型正是其競爭優勢所在,推出動力性能強勁、燃油經濟性出眾的小排量引擎,對提升產品競爭力至關重要。
